#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 #糖尿病寿命 #健康
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大多有這5個特征,現在知道還不晚!
現如今,我國男性平均壽命已達到了74.79歲,女性壽命為77.3歲,而隨著醫療水平的逐漸提升,國人預期壽命有望再漲個5歲左右。
如此看來,在不遠的將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在100歲左右將成為現實。遺憾的是那些糖友們,或無法與未患糖尿病的人群同步看到這一盛況。
發布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的一項文章中提到:與未患糖尿病的人相比,30歲、40歲以及50歲的糖友們,他們的預期壽命分別縮短14年、10年和6年。
這項研究結果無疑揭露了糖尿病患者生命的脆弱性,但值得註意的是,它並沒有否定「努力控製病情以延長壽命」的做法。
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能活過80歲的糖友不少,而且他們身上都有5個特征,這個視頻給大家總結下。
一、對各種食材的GI值和GL值爛熟於心。
對糖友們來說,飲食管控可是謂是基礎且重要的大事情,它的執行水準可是會直接影響到病情的發展。然而,大多數人其實是缺乏對降糖食物的正確認識,以致於特別容易在飲食控糖的過程中走進誤區。
為了避免出現飲食控糖失誤,糖友們最好熟練掌握兩個概念:GI值和GL值。
GI值指的是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該數值是通過計算含50g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與相當量的葡萄糖或白面包在體內2小時後,血糖反應水平的百分比值。
專家們根據數值大小將食物劃分為3類:
大於70的屬於高GI食物,食用後升糖速度快;
處於55~70的屬於中等GI食物;
小於55的屬於低GI食物,食用後對血糖波動不大。
所以說,糖友們最好不要吃高GI食物,比方說蜂蜜(73)、果凍豆(78)以及含葡萄糖量高的甜品(100)等。
可是,如果只看GI值,能吃的食物種類可謂是大幅度減少,連米飯(90)、饅頭(88)之類的主食都不能吃。要知道,長期不吃米飯或者饅頭等主食,身體是無法獲得足夠的熱量和營養的,所以即使是糖友們也是需要適當食用些米飯的。
基於此,專家們又引入了量的概念,即CL值(GL=GI*一定重量中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糖100的含量)血糖負荷。簡單比較理解:「吃一粒精白米飯和一大碗粗糧飯,哪個對血糖的影響更大呢?」正確答案無疑是前者。
事實上,一般飲食控製比較好的糖友們,他們更願意多花點時間去做一小碗雜糧飯,再搭配少量的肉和蔬菜,這樣既能保障攝取到足夠的熱量和營養,也能更好地控製血糖的波動。
二、充分掌握常用降糖藥的註意事項。
一經確診為糖尿病後,患者們都是需要終身服用降糖藥,這不僅僅是為了穩住血糖,更是為了預防並發癥的發生。遺憾的是,缺乏藥理知識的糖友們無法正確理解醫生的叮囑,以至於無法有效發揮藥物作用,或者增加其它不良反應等現象。
舉個二甲雙胍的例子吧。
二甲雙胍價格不高,療效不錯,的確是個非常好的口服降糖藥,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長期服用它後是需要補充維生素B12的呢?
身體缺乏維生素B12缺乏時,可是會引起紅細胞中的DNA合成障礙,進而導致巨幼紅細胞貧血。
更重要的是,由於維生素B12是促使同型半胱氨酸向甲硫氨酸轉變的重要物質,一旦身體嚴重缺乏維生素B12,蓄積在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便會傷害心血管以及腦細胞,外在表現為手腳麻木、冰冷、刺痛、甚至是共濟失調、記憶力下降,以及性格改變等神經異常現象。
對此,有學者發現,口服二甲雙胍超過三年後,血清維生素B12水平可能會無法控製的降低。
作用機製主要有2個,一是二甲雙胍會阻礙維生素B12-內因子復合物與回腸末端黏膜上皮細胞的結合;二是它經胃腸道吸收後會造成維生素B12與食物蛋白解離障礙。
前者可以通過服用鈣劑來逆轉,後者也可以使用促胃酸分泌的藥物來維持住血清維生素B12水平,但這都不如及時補充維生素B12來得方便。
如此看來,那些正在長期口服二甲雙胍的糖友們,以及合並有貧血或周圍神經病變的群體,應當從現在開始長期隨訪維生素B12水平,平時三餐多吃富含維生素B12的雞蛋、牛肉以及魚。
三、能夠靈活應對黎明、黃昏以及蘇木傑現象。
多數朋友們應該都有聽過「黃昏現象」、「黎明現象」以及「蘇木傑現象」,但鮮少有糖友能準確辨別,並及時處理或預防。基於此,先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這3大現象。
第1個是「黎明現象」,它是形容患者血糖在淩晨3點左右上升,持續到上午9點左右的一種高糖現象。其中緣由是胰島素與體內生長激素、腎上腺素以及糖皮質激素有著相互拮抗的作用。
例如生長激素和糖皮質激素,這兩種激素規律性地從在午夜熟睡後開始分泌,直至早晨4-6點到高峰。由於1型糖友的胰島β細胞早已受損,所以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島素來拮抗,因而就出現了黎明異常高糖的現象。
第2個是「黃昏現象」,它是形容患者血糖在下午5點左右異常升高的一種高糖現象。黃昏現象的出現同樣與體內激素分泌節律有關,這裏就不再重復說了。
第3個是「蘇木傑現象」,不同於前兩種,該現象表現為夜間時低血糖,早餐時高血糖。從臨床觀察中看,它主要是患者睡前口服降糖藥或者胰島素使用過量導致夜間發生低血糖,機體為了自我保護,通過負反饋調節機製讓血糖反跳性升高。
若是糖友們遇上這3種情況,可以采取調整口服藥物或者是註射胰島素的時間等措施進行有效規避。比方說在處理黎明現象時,糖友們可在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島素,使之起效的高峰時間恰好位於黎明前後,這樣也就能充分補充黎明時機體對胰島素的需要量。
四、定期體檢與註射疫苗防護。
眾所周知,由於糖尿病會存在很多並發癥,例如脂肪肝、牙周疾病、繼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以及失明,所以糖友們最好每年安排2~4次身體檢查以及專向眼科檢查。
對於體檢工作,大多數糖友們已經養成了習慣,從而也能避免諸多合並癥的麻煩。然而,舊的問題有改善,新的問題再次出現。
有學者們發現,以糖尿病為代表的慢性疾病群體,他們因流感和肺炎住院風險分別是健康群體的6倍和2.2倍,死亡的風險也是健康群體的3倍左右。
這可不是個好現象,要知道糖尿病患者們本身就因高血糖以及代謝紊亂,使得機體免疫功能大大受損,所以患者被感染後不僅難治而且預後身體素質也會差上許多。
基於此,根據《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2-2023)》的指示,糖尿病患者們最好在秋冬來臨之際,去醫院接種流感疫苗以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以此給機體多增加一層保障。
總而言之,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患者們身上都有5個特征:一是將各種食材的GI值以及CL值爛熟於心;二是充分掌握所用降糖藥的註意事項;三是能靈活應對不定時出現的高糖狀態;四是定期體檢;五是註重疫苗防護。你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