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 #降血糖 #走路 #糖尿病并发症 #疾病预防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走路降糖,卻走出糖尿病足潰瘍,被迫截肢,為啥?3個教訓要吸取!
於大爺今年70歲,患2型糖尿病多年,「降糖」也成了他生活的主基調。
於大爺熱愛運動,退休後將大把時間都花在了登山、競走、騎行等各種運動上,又聽說運動有助於降糖,積極性更高了,經常走兩三萬步。
於大爺原以為這樣走下去血糖會一路降,卻不想血糖沒降,反而左腳磨損出傷口,長久不愈,反覆發生破潰與感染,等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前去就醫,卻被醫生告知患上了糖尿病足,需要截去左足拇指。
於大爺一時有些難以接受,不是說多走路可以降糖嗎,怎麼自己還走出了糖尿病足,甚至還要截肢?在解答這一問題之前,大家先進行了解「糖尿病足究竟是什麼情況」?這一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什麼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較常見的併發症狀,發病隱匿、病程長、危害大是其主要特點,主要表現為足部潰瘍、壞死、疼痛、麻木等。
隨着病情進展多會合併感染,這種感染與潰瘍相互作用,往往導致傷口無法在短時間內癒合,並可能在病程後期損傷肌肉、韌帶,乃至是骨骼。
周圍神經性病變與血管病變在糖尿病足的發病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2型糖尿病中,周圍神經性病變的發病率在10%以上,隨着病程的延長,發病率也將隨之上升,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晰,一般認為與糖代謝異常導致的氧化應激損傷、神經炎症反應有關。
過高的血糖水平也會導致微血管病變,周圍神經性病變會造成神經功能受損與下肢血液供應障礙,相應的患者下肢感覺將會減退,即便皮膚破損也難以覺察;
並且,長時間血糖控制不佳極易繼發動脈粥樣硬化,這與高血糖對血管壁的經常性刺激導致的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有關,過高的血液黏稠度也是誘因之一,同時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高血脂、高血壓也常會同時存在,繼而引起下肢血管病變,表現為下肢動脈狹窄、動脈經常性缺氧與缺血。
別小看這一改變,下肢動脈的缺氧、缺血又會導致營養物質交換與代謝產物的排出受限,影響傷口的癒合。在高糖環境下,過高的氧化應激水平也會影響血管內皮細胞、巨噬細胞的正常運作,進一步延長傷口癒合時間。
另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代謝紊亂,脂肪與蛋白質合成能力下降,傷口自然也難以癒合。而由於足部傷口在初期多會被忽視,繼發感染與潰瘍且處理不及時就再正常不過,這將會直線提高致殘率與致死率。
臨床上發現:由於感染初期僅發生在淺層皮膚,患者往往不會及時處理傷口,隨着感染的進一步加劇,肌肉、骨骼都可能被侵襲,繼而引發肌肉、骨骼的壞死,以及壞疽、敗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併發症,那些最終拖到需要截肢才意識到感染嚴重性的病例並不在少數。
糖尿病足合併潰瘍及感染者的死亡率可達11%,截肢率也高達22%,因糖尿病足而截肢的患者,70%以上並發感染或潰瘍。
顯然,糖尿病足的危害是萬萬不容小覷的,那糖尿病足初期都有何症狀?走路又是否真的能降糖?別急,接着往下看。
想靠走路降糖?最好不要「用力過猛」!
先說結論,包括走路在內的有氧運動,都對降糖有積極意義,但若運動的打開方式不對,不僅不能有效降糖,還可能造成或加速糖尿病足的發生。
那麼,運動究竟是如何起到輔助作用的呢?其一就是增大消耗;我們知道多餘的葡萄糖在人體內以糖原的形式儲存在肝臟、肌肉中,運動過程中肌糖原會被分解為乳酸,之後用於人體供能,一般只要持續15分鐘以上較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肌糖原就能被較為高效地利用。
並且在運動過程中被調用的不單單是肌糖原,血糖與肝糖原亦會參加供能過程,故維持一定強度的有氧運動,血糖也會隨之降低。
另外,提血糖往往少不了胰島素,畢竟作為唯一的降糖激素在調節血糖的動態平衡中發揮重要作用,胰島素抵抗也是糖尿病的病理基礎之一,胰島素抵抗會使得機體對血糖敏感性下降、利用率降低,進一步導致血糖代謝紊亂,使血糖超出正常水平。
運動則是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有效手段之一,運動過程中胰島素受體的結合能力與數量都會增加,而胰島素要想發揮作用,和胰島素受體進行結合是少不了的。
胰島素受體廣泛分布在人體細胞表面,為了更好地弄清楚運動和胰島素受體之間的關係,有學者進行大鼠實驗發現,通過運動使患糖尿病的大鼠擁有了更強的胰島素結合能力,研究人員認為這是運動強化了大鼠胰島素受體的結合力與數量。
再者,荷蘭的一項研究更加印證了這一說法,受試者在進行持續中高強度運動後,胰島素抵抗降低了18%至25%,並且這種對胰島素抵抗的改善效果,似乎在夜間更為有效。
在長期的有氧運動過程中,骨骼肌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能力也會提升,有助於血糖的動態平衡並調節胰島素敏感性,血糖自然也就能降下去。
但需要注意,通過運動降低血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高強度訓練,葡萄糖過度消耗的同時,蛋白質與脂肪也會一同參與到供能中,降糖意義不大。
再有,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常會伴有周圍神經性病變與下肢血管病變,這時再進行超負荷的運動,糖尿病足還可能會找上門來。
行走時足部會承受較大壓力,而局部缺血會使足部肌肉彈性下降,更易受傷,但因患者對痛覺的感知不明顯,故在足部磨損破潰時也常難有感覺。
而足部一旦發生開放性的傷口,過高強度的運動不僅會加劇傷口的磨損,還會進一步影響傷口的癒合,所以想靠走路降糖思路是對的,但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有發生糖尿病足感染、潰瘍的風險。
糖尿病足發生初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足部感官異常,表現為足部的麻木、疼痛,對溫度的感知不敏感,行走時會有踩在棉花上的怪異感覺;
不過單純因下肢血管病變導致的糖尿病足一般不會有感官異常,初期以皮膚乾燥、間歇跛行、足部溫度下降為主要表現。
總之,想靠走路降糖可行嗎?可行!但是不要「用力過猛」。
另外,雖說走路降糖確實可行,但是不可否認控制血糖是治療糖尿病足的最有效方式,但血糖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降至穩定,對於這類患者,避免足部發生感染與潰瘍也十分重要,否則會有截肢風險與性命之虞。
不想糖尿病足潰瘍感染,這3個教訓要吸取!
糖尿病足會導致感覺異常,對高溫和外傷也不自知,但更危險的還是感染與潰瘍,避免像案例中的於大爺一樣導致截肢,發生糖尿病足後這3個教訓要吸取:
1.選擇合適的鞋襪。
糖尿病足患者不宜穿着過緊、過硬和不透氣的鞋襪,尤其是高跟鞋這種易對足部產生擠壓的鞋子,對於普通人來說足部的擠壓和磨損能夠被及時感知,並做出處理,但糖尿病足患者不易察覺,不透氣的鞋襪影響汗液的蒸發,更易滋生細菌,一旦有開放性的傷口便會趁虛而入,引起感染。
2.足底「老繭」謹慎處理。
手、足部長期受摩擦易形成老繭,醫學上稱之為胼胝,它本質上是一層增厚的角質層,對健康的影響有限,但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胼胝下的組織會在行走時承受更大的壓力,更易發生破潰與感染,而自行處理也並不是明智的方式,若在處理胼胝過程中造成開放性傷口,則問題會變得更加棘手。
糖尿病患者在嵌甲的處理上同樣需要謹慎,一旦損傷足部,傷口很難癒合,感染風險也會增加,每日檢查足部是否有胼胝、嵌甲,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更為妥當。
3.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糖尿病患者需要適度的運動,但運動的強度與負荷應與體質相適應,尤其是在發生糖尿病足且有開放性傷口後,運動量一定要相應降低。日常中即便是最簡單的散步,也要注意行走的姿勢是否正確,否則足部更易產生胼胝與破損。
運動確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降糖方式,它對於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糖原消耗都有積極意義,但運動量並非越多越好,短時間內的高強度運動對降糖的意義有限,足部也有可能在過度運動中產生磨損與破潰,增加感染與潰瘍發生風險。
糖尿病患者在運動時切忌「用力過猛」,日常也要多檢查足部是否存在胼胝、嵌甲等問題,並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