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2型糖尿病共存,做好這些事,延長壽命不是問題

與2型糖尿病共存,做好這些事,延長壽命不是問題

#糖尿病 #血糖控制 #糖尿病生存期限 #糖尿病寿命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與2型糖尿病共存,做好這些事,延長壽命不是問題!
「得了2型糖尿病會好嗎」?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所擔憂的心聲。控制血糖可說是糖尿病患者們終生的課題,需要注意飲食以及正確使用胰島素。如果血糖控制得當,就可以推遲糖尿病併發症或降低發生的概率,並延長患者的壽命,過着如正常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下面介紹2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以及與2型糖尿病共存的心態、方法、注意事項。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知多少?
根據英國糖尿病協會的報告,估計罹患2型糖尿病的話,預期壽命可能會減少10年。
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縮短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段時間內血糖升高會導致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例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臟病變 、心血管疾病。
高血糖通常伴隨着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情況,這兩者都會促使血液循環不良,進一步損害例如心臟、腎臟、眼睛和神經。在某些情況下,低血糖和糖尿病性酮酸中毒等短期併發症也可能是致命的。
日本還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之中,發病年齡越早,平均壽命越短,且與一般人口平均壽命的差距就越大。看到這裡,有些糖友可能會有些擔憂。
不過,《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證實,通過監控血糖、藥物治療、飲食方式的改變、堅持運動及注意和察覺身體的異樣等方式,完全可以降低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死亡風險。
與2型糖尿病共存,需要做什麼?
從《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這項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可以通過科學控糖的方式,達到與糖尿病共存,同時延長壽命的。那麼,與病共存且長壽,糖尿病患者需要做什麼呢?下面就是辦法:
1.一定保持規律的運動,且堅持下去。
幾乎所有的科學研究均已證明,規律運動確實有助於控制血糖,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每周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2.5小時,或高強度運動至少1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快走、爬山健行、在平坦路騎自行車等等,而高強度運動則包括跑步、游泳、山路騎自行車等。
2.飲食一定要做到少油、高纖維。
2型糖尿病飲食需要減少脂肪的攝取,多補充膳食纖維。如用全穀物食品取代精緻澱粉,並多吃蔬菜。體重過重者,也要減少熱量的攝取,儘量選擇高纖的食物,少吃像是餅乾、糕點等零食,這些食物通常含有飽和脂肪。應選擇瘦肉,例如去皮的雞肉,少吃加工肉,多用蒸煮的方式取代炸或煎的方式,減少攝取過多油脂。
3.控制體重是最基本的控糖方法。
一般建議體重超標的糖尿病患者,在一年內至少減掉原本體重的5%~10%。將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不僅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也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提高代謝,並順利地控制血糖。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儘可能地增肌,多做抗阻運動。其實早有研究證實,少肌症是胰島素抵抗及基礎代謝率降低的重要危險因素。中老年女性每周進行3.5小時的相關訓練,如舉啞鈴、瑜伽、拉伸運動等,能使患糖尿病的風險降低30%~40%。然而,幾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不太注重肌肉鍛煉。
4.學會釋放壓力,好情緒帶來好血糖。
壓力已被認為是2型糖尿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當一個人承受太多壓力時,身體會出現對抗外來壓力的反應,例如釋放壓力荷爾蒙、血壓和血糖上升並會刺激免疫系統。同時,消化、生長和修復等速度則會減緩,以確保體內的能量能用於對抗或逃避所面臨的威脅反應。
因此,持續性的壓力會讓血糖控制變得更困難,所以建議可以練習正念或是從事一些紓壓的活動,透過降低壓力,來減少罹患糖尿病併發症的機率,如心臟病、中風、高血壓或其他精神狀況,如憂鬱症和焦慮症等。
5.必須控糖,科學用藥,合理飲食……多方位控管血糖。
控制血糖達標是延長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的必經之路,只有控制血糖才能延緩併發症的出現,而方法通常如下:合理使用藥物及胰島素、監測血糖、健康飲食、堅持運動,這有助於預防短期和長期併發症。
有些糖友誤認為,糖尿病沒什麼症狀,不用吃藥,光靠飲食和運動就可以了。實際上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光靠飲食和運動是不能維持血糖健康的。一旦確診糖尿病,就應該科學合理用藥。
還有一種糖友恰恰相反,只吃藥,而不注重生活方式的改變。要知道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不改變生活方式,例如減肥和增加日常的活動量,隨着時間胰島素就會分泌得越來越少,或是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情況。2型糖尿病如果拖到後期,可能就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這則代表身體已經無法自行分泌足夠的胰島素了。
通常來說,到了這個階段,除了胰島素之外患者將也會需要繼續服藥,如果你需要藥物治療,請務必定期服用藥物控制血糖,或依照醫囑注射胰島素,不可以擅自替換藥物或是選擇其他治療方式。當然,有些藥物可能會有副作用,如果遇到任何問題,請馬上就診詢問醫師,醫師通常會幫你開別種藥物治療。
6.糖尿病患者必須定期體檢,了解身體各項指標是否達標。
糖尿病患者進行定期體檢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監測病情的變化和及時發現併發症。以下是糖尿病患者常規體檢中通常包含的項目和推薦的檢查頻率:
常規體檢項目。
1. 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
2. 血壓:高血壓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3. 血脂:監測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
4.肝腎功能:包括肝功能指標、血清肌酐和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
5. 尿微量白蛋白:評估腎臟功能和糖尿病腎病的風險。
6. 眼底檢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併發症中導致失明的重要原因。
7. 足部檢查: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8.心血管檢查:包括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
9.神經功能檢查:評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風險。
檢查頻率。
糖化血紅蛋白(HbA1c):
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1次。
血脂:每年1~2次。
肝腎功能:
肝功能——如果肝功能正常,建議每年監測1~2次。如果存在肝功能受損,複查的頻率因人而異,輕度肝功能受損時,大約每3~6個月監測1次或遵從醫囑及時複查。
腎功能——建議至少每年進行1次腎功能檢查,包括血清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UACR)的測定。如果有腎功能不全,檢查的頻率可能會更高,具體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和患者的病情來確定。
眼底檢查:
首次檢查——在確診2型糖尿病後應儘快進行首次全面眼科檢查。
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R)者——至少每1~2年複查一次。
中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患者——每3~6個月複查一次重度NPDR患者及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患者——應每3個月複查一次。
足部檢查: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應至少每年進行1次足部檢查。存在足部問題的患者,如神經病變、血管病變、足部畸形或歷史上有足部潰瘍,檢查的頻率應更高,可能需要每3~6個月進行1次,或根據醫生的建議來複查。
心臟檢查:
如果沒有心臟病史或心臟症狀,可能會推薦每年進行1次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或其他相關檢測。如果有心臟病史或症狀,如胸痛或呼吸困難,醫生可能會建議更頻繁地檢查。
神經功能檢查:
在確診2型糖尿病後應立即進行首次神經功能篩查,之後建議至少每年進行1次神經功能篩查。
血壓:每周至少監測一天,早晚各一次。
體重:每周一次。
這些篩查有助於及早發現糖尿病的併發症進展情況,從而及時進行干預。請注意,具體的檢查頻率可能會根據患者的健康狀況和醫生的建議有所調整。最好是與醫生討論並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體檢計劃。
此外,隨着年齡增加,需要吃的食物種類和量也會有所不同,且也需要隨時做出調整。

カテゴリー1カテゴリの最新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