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滴酒都別沾?醫生:快樂那一下,3個痛苦或承擔不了

糖尿病患者,滴酒都別沾?醫生:快樂那一下,3個痛苦或承擔不了

#糖尿病 #喝酒 #糖尿病食 #血糖控制 #糖尿病并发症 #老年健康 #健康科普

糖尿病患者,滴酒都別沾?醫生:快樂那一下,3個痛苦或承擔不了!
張先生今年56歲,卻已是一個資深「糖友」。
罹患糖尿病6年以來,他把自己的飲食控制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稍有甜味的食物都避之不及,唯恐給血糖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在這種情況之下,每天下班後小酌一杯便成了他最大的享受——在他看來,幾元一瓶的啤酒既不甜又沒有標明熱量,還能帶來十足的快樂,可謂是給糖尿病人留出的一扇「後門」。
然而,意外還是到來了。
這天下午,張先生跟客戶喝了一場大酒之後,忽然一頭扎到了桌子之下,任憑旁人呼喊也不省人事。
被送到醫院之後,經過醫生反覆檢查,張先生被確診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飆到了49mmol/L。
經過一夜的治療,張先生終於脫離了危險。
為自己撿回一條命而慶幸之餘,張先生不禁生出疑惑:「難道喝酒也能加重糖尿病」?
聽到這話,醫生隨即嚴正地警告他,千萬不能把酒當成安全飲料。
那麼,酒精具體會給糖尿病人帶來哪些危害呢?
糖尿病人真的要滴酒不沾嗎?
一、醫生反覆提醒:糖尿病人酗酒,這三大危害你無法承受。
在當代社會,隨着生活條件的迅猛改善,血糖偏高已經成為很多中老年人的「標配」。
一旦發展到糖尿病階段,「管住嘴、邁開腿」的教訓便會伴隨終身,讓人在吃喝上始終難以盡興。
儘管在飲食上如履薄冰,很多糖尿病人對待酒精的態度卻十分開放。
一方面,無論是白酒、紅酒、啤酒還是保健酒,似乎都跟甜味扯不上邊;
另一方面,酒精的刺激多少能夠彌補被壓抑的食慾,讓人振奮精神。
這樣一來,不少糖友的飯量日益減少,酒量卻越來越大,以至於「無酒不歡」。
那麼,酒精對糖尿病人真的安全嗎?
用酒精來代替碳水帶來的滿足感可取嗎?
實際上,這裡隱藏着一個巨大的誤區。
現代醫學發現,酒精不但對糖尿病人無益,反而會帶來三大風險,讓健康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
1、誘發酒精性肝損傷。
眾所周知,乙醇進入人體之後主要經肝臟代謝,而飲酒過量則會導致乙醇脫氫酶飽和,造成肝功能下降。
若長期酗酒,則會進一步誘發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
2023年發表在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大量飲酒對肝臟的損傷更為嚴重。
英國研究人員分析了超過31萬例受試者樣本,其中約有20%的受試者有糖尿病症狀。
在經過長達12.6年的隨訪之後,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肝病發病情況進行了歸納和統計。
結果發現,飲酒人群中有734名受試者出現了酒精性肝硬化,另有136名受試者出現了酒精性肝炎,發病率均遠超非飲酒人群。
而對於飲酒的糖尿病患者來說,無論飲酒量如何,兩種疾病的發病率都更高。
具體來看,飲酒程度分別達到超過限制、酗酒、重度酗酒時,酒精性肝硬化的患病率分別增大1.33、2.37、3.85倍,酒精性肝硬化的患病率則分別增大2.39、5.16、9.38倍。
另外,無論患者的性別、年齡、BMI等身體指標如何,糖尿病都會增大酒精性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炎的患病幾率,表明糖尿病是酒精相關性肝病的獨立風險因素。
2、造成血糖大幅波動。
儘管大多數酒精飲料喝起來並不甜,但其中所蘊含的糖分卻不可小覷,很容易讓人不知不覺攝入超標的熱量。
以啤酒為例,每100毫升含有大約40千卡的熱量,與含糖飲料無異,而且其中填充的碳酸氣能夠刺激神經末梢、增強食慾,很容易造成過量飲用,從而短時間內引發血糖水平升高。
此外,未經蒸餾的果酒、甜葡萄酒、干紅等品種的含糖量更高,如果因為酒精度數較低而不加節制地飲用,同樣會導致糖分攝入超標,增加血糖負擔。
與之相比,白酒雖然不會直接被身體分解供能,但高濃度的酒精會加重肝臟載荷,造成幹細胞對糖原的轉化能力降低,出現血糖的急速上升。
同時,酒精會使交感神經興奮,降低體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率,同樣會誘發血糖升高。
相反,如果在空腹狀態下飲酒,則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造成低血糖的發生,對身體的傷害不亞於糖尿病。
因此,戒酒能有效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動。
3、加劇糖尿病併發症。
一些重度糖尿病患者已經出現了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糖尿病性心腦血管疾病等併發症,若經常飲酒,則會顯著加重這些疾病的進展,直至出現致命性症狀。
此外,飲酒還會導致脂肪肝的發生,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代謝能力,並影響糖尿病藥物的療效。
更嚴重的是,短時間內大量飲酒還會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造成血酮快速升高,引發脫水、電解質代謝紊亂、酸中毒等惡果,嚴重的甚至會發生休克和死亡。
因此,飲酒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大忌之一,決不能貪圖一時之快而讓脆弱的身體受到進一步的傷害。
既然飲酒這條路也被「堵死」,那麼糖尿病人如何才能安全地釋放壓力和放鬆身心呢?
二、合理控糖:這3條代替飲酒,糖尿病不再可怕。
醫生提醒大家,糖尿病屬於終身性疾病,決不能因為病情一時的波動而沮喪或者放鬆警惕。
當感到壓力倍增時,不妨嘗試以下幾條來代替飲酒,在疏導病情的同時獲得成就感。
1、堅持適度的有氧運動。
對於糖友來說,有氧運動的重要性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不過,想要通過有氧運動來控糖其實並不簡單,只有掌握了科學的運動方式才能從運動中獲得益處。
對於中老年人而言,足球、快跑等過於劇烈的運動不但容易拉傷肌肉,而且會增加心肺負擔,嚴重的還會誘發心臟疾病。
然而,散步、拉伸等低強度運動則無法充分消耗糖類和脂肪,達不到鍛煉的需求。
因此,「適度」二字對於糖友而言十分重要。
推薦中老年人以慢跑或健步走作為主要的鍛煉方式,時間以30-40分鐘為宜,至少要達到出汗的程度,每周鍛煉至少4次,方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必須注意的是,在運動前後要充分拉伸肌肉,做好準備活動,以防驟然運動帶來關節損傷。
2、增加高纖維食物的攝入。
膳食纖維被稱為人體的第七大營養素,它以植物性纖維素為主,雖然不能直接被消化提供熱量,卻有增強飽腹感、通便的作用,越來越成為營養學家關注的焦點。
2018年,一項發表在《科學》上的研究表明,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不但促進消化,還能夠顯著改善2型糖尿病的症狀。
研究人員將2型糖尿病患者分為兩組,一組給予正常飲食,另一組基於高纖維飲食,兩組同時進行阿卡波糖治療。
一段時間後,兩組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都出現了下降,但高纖維飲食組的下降更為顯著。
然後,研究人員進一步將高纖維飲食患者的腸道菌群移植給無菌小鼠,一段時間後,這些小鼠的血糖調控明顯改善。
這說明,膳食纖維攝入的增加改變了患者的腸道菌群組成,從而促進了血糖代謝,使糖尿病症狀得到了緩解;
常見的高纖維食物包括粗糧、綠葉蔬菜、豆類、菌菇等,糖尿病患者不妨多吃,以達到輔助降糖的目的。
3、睡眠質量要高。
飲食控制+運動消耗,是管理血糖水平的「好手」,但是,如果睡不好,這兩項可能也不好堅持下去,為什麼這樣說呢?
大家試着代入一下下面這個場景:連續兩天,只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時候讓你控制飲食或者讓你開始運動,會不會更容易出現逆反心理?
是的!
休息不好,運動不想進行,飯想多吃,並且,之前有學者發現睡眠不足可能會讓人更渴望甜食,睡眠不好,帶來的這一系列變化都不利於控制血糖,所以大家睡眠方面也要多關注。
平常可以給自己安排一個適宜睡眠的場所,如果通過調整睡眠環境或者睡眠習慣,還是休息不好的話,可以嘗試聯繫醫生尋求幫助。

張先生因為酮症酸中毒住院,和喝酒脫不了關係;
用酒精去代替不能多吃碳水,這一操作並不明智,不只可能導致血糖控制不佳,還可能損傷肝臟;
希望糖友看完這個視頻能有所收穫,更加科學地對待飲食方面相關問題。
我們做地一切努力都是有意義的,對於糖友來說,血糖控制的好和不好,生活質量可能相差很大;
有些患者,生活中小細節處理的很好,可能和正常人的生活節奏差不多;
但若是不把血糖升高當回事,視力、腎臟、下地困難等併發症或許「不請自來」!

カテゴリー1カテゴリの最新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