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與長壽關係被發現!最新研究:50歲後患3種共病,少活11年

糖尿病與長壽關係被發現!最新研究:50歲後患3種共病,少活11年

#糖尿病 #寿命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疾病预防 #养生保健 #健康生活

糖尿病與長壽關係被發現!最新研究:50歲後患3種共病,少活11年!
糖尿病是我們常說的「富貴病」之一。
但罹患糖尿病可真不是什麼好事,在世界範圍內糖尿病的造成死亡、殘疾的主要誘因之一。
然而該病可怕的不僅是疾病本身,而是其帶來的一系列併發症。
數據顯示,糖尿病會加劇多種傳統併發症的發生,還與癌症、感染性疾病、肝臟疾病以及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生存在關係。
近日,著名醫學期刊《nature medicine》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秘驚人發現:糖尿病,一場悄然縮短生命的危機!
一、50歲時,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會患上至少3種長期疾病。
研究人員對4670萬英國人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50歲時約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會至少罹患3種多種長期疾病,這些疾病至少會伴隨人20年時間,會縮短11年的預期壽命。
糖尿病能帶來的後續疾病非常多,其中高血壓、冠心病、骨關節炎、抑鬱症以及哮喘的患病率是最高的;
癌症、房顫、腦血管疾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慢性腎病等患病也不低,處於第二梯隊,在5~10%不等。
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患者至少罹患2種多種長期疾病的男女性中位年齡為66歲、67歲。
罹患多種疾病的年齡越早,預期壽命損失的就越多。
如果在40歲時就罹患疾病,每多一種會讓預期壽命減少4年。
早在2023年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的研究就指出,相較於沒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群,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早,全因死亡風險就越高。
70歲後罹患糖尿病,會導致全因死亡風險增加39%;
50多歲患病則會讓風險增加84%;
30多歲就罹患糖尿病,則會讓死亡風險增加189%。
通過數據不難看出,糖尿病會給健康帶來極大的風險,對此一定要有足夠的重視,日常多防治糖尿病,首先要做的是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小便出現3種異常,可能是血糖高。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的數量高達5.37億人次,其中我國約有1.41億,我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達到了11.2%。
但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不足50%,超一半的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自己身患該病。
這與國人對糖尿病前期症狀不重視有很大關係,日常可多觀察尿液變化,這3個異常很可能是糖尿病來襲。
1、尿液泡沫多。
在憋尿之後排出的尿液可能會因為衝擊力而產生泡沫,但這種泡沫很快會消失。
如果排尿後尿液長時間無法消散的話,很可能是尿液內葡萄糖、酮體、蛋白質含量增加所致,與糖尿病並發泌尿系統感染以及腎病相關。
2、有異常氣味。
正常的尿液會帶着淡淡的氨味,如果排出的尿液有明顯的爛蘋果味道,需要警惕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由於無法利用血糖,導致產生了丙酮酸物質引起。
3、尿頻夜尿增多。
糖尿病最為典型的症狀就是「三多一少」,在排尿方面有尿頻、夜尿增加的表現。
糖尿病患者血糖越高,排尿的次數增加就越多,夜間可能會起夜3~4次,嚴重影響睡眠質量。
三、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通常有4個特徵。
很多人覺得確診糖尿病之後自己就和長壽無緣了,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生活中有不少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壽命很長,甚至比普通人的壽命還長,這與他們身上的一些特徵有很大關係。
1、適當運動鍛煉。
長壽的人幾乎都有堅持運動的好習慣,運動可鍛煉心肺功能、改善體質,還能一定程度改善胰島素抵抗,對控制血糖有積極意義。
2、體重不超標。
糖尿病患者合併肥胖的話,很容易導致免疫力低下、增加感染風險,且容易發生骨質疏鬆、骨折。
建議糖尿病患者將BMI控制在18.5~23.9之間,同時要控制腰圍,男女性腰圍應小於90、85厘米。
3、控好血糖、血壓、血脂。
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將血糖控制穩定外,還需要注意血壓、血脂指標,3個指標都需要控制在穩定範圍內,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毫摩爾每升,非空腹餐後血糖應小於10毫摩爾每升;
血壓應控制在小於130、80mmHg;
總膽固醇水平控制在小於4.5毫摩爾每升、甘油三酯水平小於1.7毫摩爾每升。
4、腸胃好、消化好。
不少糖尿病患者由於體內代謝紊亂,經常會胃脹、胃痛、消化不良、腹瀉。
如果長期患病,但身體沒有胃腸道不適、消化功能正常的話,說明身體各項功能良好,更有希望可以獲得長壽。
糖尿病雖然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但通過規律用藥、生活調理,是可以做到長期帶病生存的,對此不要過於悲觀。
血糖高不高,腳會說實話?醫生:若沒4種異常,血糖或算平穩!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身體不適去就醫或在體檢時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也有部分人並沒有定時體檢的習慣,到了情況十分嚴重時才發現糖尿病。對於他們來說,罹患糖尿病是猝不及防的。然而,目前有不少研究發現,糖尿病其實有徵兆的。

Express期刊上刊登的英國醫生馬修卡普霍恩(音)的一項研究指出,餐後經常感到飢餓或是糖尿病的徵兆。卡普霍恩表示,一頓豐盛餐食能維持6小時飽腹感,但若餐後經常感到飢餓,並伴隨持續性口渴症狀,那要警惕是代謝紊亂或血糖升高的可能,建議儘早就醫排查是否是糖尿病引起的。

《青年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也為糖尿病患者給出了一個自測方式:肥胖者的黑脖子可能是為糖尿病徵兆。研究人員表示,黑脖子其實是體內胰島素過多的結果。他們發現,大部分肥胖者在糖尿病早期時胰島素水平不低,反而很高。這是因為當他們體內胰島素作用不夠時,往往需要更多胰島素才能維持血糖穩定。於是就導致了糖尿病患者出現反常的「高胰島素水平」的情況。

實際上,除了飢餓感、黑脖子,糖尿病患者還有一個簡單的方式來判斷自己的病情,那就是觀察自己的腳。

人的血糖高不高,其實腳早就「說」清楚了。

1.傷口不易癒合。

高血糖易引起代謝異常和血管病變,導致皮膚傷口得不到充足營養,因自我修復能力減弱而難以癒合。同時糖尿病患者,免疫力差,足部反覆感染也是導致傷口不易癒合的原因。

2.皮膚瘙癢。

高血糖易損害周圍神經末梢,導致手腳皮膚出現螞蟻爬過一般的瘙癢感,有夜間加重的特點。

3.下肢乏力。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呂久省指出,早期糖尿病因供血不足,可引起下肢乏力症狀,走路易間歇性跛行,休息後可緩解。

4.足部麻木。

高血糖會損傷周圍神經,會讓患者下肢產生刺痛、麻木和灼熱不適感。而隨着病情發展,還可能導致腳步喪失知覺。

5.腿部顏色變化。

血糖異常會影響肝臟的正常代謝,導致體內出現酸性物質。而這些酸性物質不斷在體內積蓄,就會讓皮膚顏色發生改變,比如腳部皮膚變得黯淡無光或呈現棕色、深黃色等。

カテゴリー1カテゴリの最新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