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饭 #糖尿病 #血糖控制 #健康科普 #老年健康 #养生保健 #健康生活
59歲糖尿病患者,每天吃菜不吃米飯、降血糖,半年後身體怎麼樣?
費叔叔今年59歲,自從三年前確診糖尿病,就開始藥不離身,一聊起血糖就嘆氣,埋怨自己啥都吃不了。
年初檢查身體時,費叔叔結識了一位病友,推薦了一種簡單便捷的控制飲食方式,那就是不吃米飯。
病友說的頭頭是道,情致高漲下還拿出自己的血糖數據,力證自己的方法。
費叔叔一看,不吃米飯確實能降血糖,回了家就開始實踐。
就這麼堅持了大半年,血糖確實降了,可體力卻越來越差,有幾次起的急了差點暈倒。
為啥同樣不吃米飯,卻出現不同的結果呢?
糖友們有什麼簡單可行、安全有效的飲食技巧,幫助穩定血糖呢?
一、不吃米飯就能降血糖?
這事真得看情況。
不吃米飯能不能降血糖?
這先要說起米飯的升糖機制。
米飯是常見的主食,屬於精緻糧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碳水進入人體後,會快速轉化為葡萄糖,而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越高,說明血糖越高,這也是糖尿病發的主要原因。
我們再來反推,不吃米飯相當於減少碳水攝入,血液中葡萄糖含量減少,血糖自然降低,說明不吃米飯降血糖,理論上是成立的。
但在實際生活中,這種簡單的因果關係,很難完全實現。
原因很簡單,碳水化合物是血糖升高的主要「元兇」,米飯只是其中之一,卻並不是唯一。
麵條、紅薯、芋頭、土豆等糧食,都屬於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同樣會變成葡萄糖,最終堆高血糖。
我們再往下探究一步,既然都升血糖,米飯和其他主食有什麼區別嗎?
有的,而且區別還不小。
前面我們提到,米飯屬於精製碳水,是水稻經過流水線處理後,可以直接蒸煮食用的。
因為加工程序較多,其中的營養鏈更加短小、細碎,進入人體後更容易被分解、吸收。
而其他粗糧,比如玉米、土豆、芋頭、紅薯等,多數直接從土裡摘出來,清炒或蒸熟就能食用,加工流程更短,粗纖維保存更多,腸胃消化需要更長的時間。
所以兩者相比,相同時間內米飯類精緻糧食的升糖數更高,紅薯、芋頭等粗糧升糖數更低,聊到這裡我們再來回答最初的問題:不吃米飯能不能降血糖?
從人體消化機制來說,只要吃碳水主食,就會升血糖,區別只在升的快還是升的慢。
把米飯等精緻碳水換成吸收更慢的粗糧主食,確實可以延緩升糖速度,達到穩定病情的目的。
但如果一口咬定,不吃米飯就能降血糖,卻沒戒掉米粥、湯麵、甜點等其他「碳水炸彈」,血糖也會失控。
二、完全杜絕主食不可取,血糖更易失控!
糖尿病到底是咋得的呢?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都有大概的因果關係,其中最多的就是,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血糖持續升高,超過身體調控的泵值,最終導致血糖失控,病確診糖尿病。
在這種想法的影響下,部分人認為,儘可能降低血糖才能更好的控制病情,因此才出現了杜絕碳水、一勞永逸的「說法」,可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甚至會加速血糖失控。
舉一個例子幫助大家理解,我們都發過燒,無論是高燒還是低燒,最要緊的是通過各種手段,把體溫降到正常範圍,並保持在這種水平,才算痊癒。
沒有人會把發燒的人扔到冰水裡,這麼做理論上確實可以降低體溫,但很可能加速身體失溫,甚至有生命危險。
糖尿病的治療也是一樣的道理,血糖本身有自己的正常範圍,我們只需要通過各種手段,穩定在健康範圍內,為身體的運轉提供有利條件,其他的事身體自然會處理。
如果完全戒掉主食,甚至杜絕攝入碳水,身體範圍會因血糖驟降,出現低血糖反應。
這也會影響胰島素的分泌,甚至加劇胰島素抵抗,當血糖升高時,胰島素分泌不足,病情反而失控。
說到這裡,我們再來解答一個熱門問題,脂肪、蛋白質等其他營養,能否代替碳水提供能量?
一時替代可以應急,長久替代並不可取,因為三者的職能側重不同。
碳水和脂肪是「干粗活」的,碳水是小兵可以直接提供能量,拿來就能用,是身體獲取熱量最便捷的方式。
脂肪是多餘能量的囤積,相當於隊長,需要層層轉化才能啟用,只能作為應急預案。
蛋白質參與精密、高質量的物質運動,是干「腦力活」的,身體會優先保護這些物質,如果讓它干體力活,本質上是一種浪費。
沒了小兵就沒人搞建設,讓隊長和干腦力的去搞建設,那上層構架又會缺人,還會引起其他疾病。
三、3個簡單可行的吃飯技巧,血糖穩如泰山。
單從吃啥入手,不同食物、不同產地、不同烹飪方法,都會影響升糖數。
相比之下,掌握有效的吃飯技巧,反而能達到奇效。
1、少量多餐。
多數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碳水,特別是吃多了主食,餐後血糖更容易失控。
為了降低血糖峰值,少量多餐是不錯的選擇。
健康人一日三餐,糖友們可以一日五餐,早中晚間再加兩頓下午茶,每兩三個小時吃一次。
早餐、午餐主食減半,多吃蔬菜、高蛋白,晚餐主食三分之一,或者不吃主食,避免夜間營養堆積。
加餐可以吃半根玉米、或紅薯、或三筷子蕎麥麵,或者一小把堅果,占占肚子,避免正餐多吃。
2、粗細搭配。
前面我們大篇幅介紹了碳水的區別,細糧雖然升糖指數高,但也不用完全戒掉。
隨着年齡的增加,腸胃功能逐漸降低,不僅消化速度變慢,吸收率也大不如前。
但人體需要這些營養,為日常活動提供原料。
所以,粗細搭配成了更好的選擇。
吃兩天粗糧穩穩血糖,同時粗纖維加速腸胃蠕動,催動身體排泄,更好的清空代謝廢物。
再吃一天白米飯、麵條等,補上熱量缺口,避免體重掉的太快,影響脂類代謝。
當然,吃細糧也要控制食量,只吃7分飽是更安全的選擇。
3、常吃乾飯。
同樣是加工大米,米粥的升糖數遠高於大米飯,這是啥原因呢?
煮得軟爛好入口的粥類,算得上半流質食物,在燉煮時結構已經非常鬆散,更嚴重地破壞了營養鏈。
進入腸胃後,與胃酸充分混合,消化速度更快,幾乎不需要腸胃拆解,就能充分接觸、吸收。
由此可見,同等時間內濕糧比乾飯的升糖數更高。
為了血糖穩定,建議消化能力不錯的糖友們,儘可能吃乾飯,減少精緻碳水粥類的攝入。
實在想喝粥就選豆粥,豆類堅硬,煮熟了也能保留更多粗纖維,升糖數尚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