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 #養生 #健康 #健康養生 #健康科普 #中老年健康 #老年人健康 #疾病 #疾病預防 #早餐 #早餐食譜 #早餐吃什麼 #高血糖 #血糖高 #降血糖 #控制血糖 #血糖控制 #血糖管理 #血糖値測定 #血糖値 #糖尿病 #糖尿病飲食 #糖尿病改善 #糖尿病饮食 #健康飲食 #飲食健康 #飲食禁忌
65歲女子因糖尿病離世,醫生呼籲:這4種早餐儘早停用,別再吃了!尤其第3種很多人還天天吃!營養師推薦最適合糖尿病人吃的6種早餐,不僅營養還控製糖,堅持每天換著吃,不到1個月血糖立刻下降,中老年人千萬別錯過了!
65歲的李阿姨從單位退休後,閒不住的她便找了一份公園環保工人的工作。每天清晨,她都會早早起床,拿著掃帚和垃圾袋,認真地清理公園裡的每個角落。這份工作不僅讓她保持忙碌,還能順便鍛鍊身體,呼吸新鮮空氣,她覺得生活過得既充實又有意義。
不過,由於早上出門太早,李阿姨沒時間在家做早餐,於是養成了一個習慣:在路邊買點奶油蛋糕、甜甜圈之類的糕點當早餐。這些食物既方便又美味,成了她每天早晨的標配。然而,她並沒有意識到,這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正在悄悄地影響她的健康。
沒過幾年,李阿姨開始覺得身體有些不對勁。她發現自己的視力明顯變差了,看東西越來越模糊,甚至需要靠近才能看清楚。除此之外,她總是感到口渴,有時候夜裡還會被渴醒,只好起床喝水。更讓她擔憂的是,自己的體重也在不知不覺中下降了不少。這些變化讓她感到不安,於是她決定去醫院檢查。
檢查結果讓李阿姨大吃一驚,她被診斷為第2型糖尿病。醫生告訴她,長期攝取高糖食物是導致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並叮囑她回家後要按時服用降血糖藥,同時嚴格控制飲食,少吃糖分高的食物,增加蔬菜和粗糧的攝入。
起初,李阿姨很聽話,按時服藥,飲食也嚴格控制。幾個月後,她的血糖逐漸穩定下來,身體的不適症狀也有所緩解。然而,隨著血糖的改善,李阿姨逐漸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她覺得病情已經好轉,便忍不住又恢復了原來的飲食習慣,繼續吃那些甜膩的糕點。
有時候,她覺得身體不舒服,猜測可能是血糖又高了,便擅自增加降血糖藥的劑量,試圖用多服藥壓住血糖。她沒有意識到,這種不遵醫囑的行為會對身體造成多大的傷害。幾年後,李阿姨的健康狀況急轉直下。她被診斷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進一步惡化,幾乎接近失明。
同時,她的神經系統也出現了問題,手腳經常麻木,甚至失去了部分感覺。更糟的是,這些併發症逐漸威脅了她的生命。最終,李阿姨因為糖尿病引發的多種嚴重併發症,不幸過世。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研究發現不會吃飯的人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而像李阿姨這樣,即使確診後也不遵醫囑、隨意調整藥物劑量的行為,更是讓病情雪上加霜,最後釀成悲劇。
那麼,糖尿病人不能吃哪四種早餐呢?營養師推薦的6種健康早餐又是什麼呢?這些早餐不僅適合糖尿病患者,也適合中老年人。耐心看完本期影片,相信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一、研究發現:不會吃飯的人比較容易得糖尿病!
發表在《糖尿病與新陳代謝》上的一項超11萬人的研究,深入探討了飲食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係,結果令人震驚。研究發現,經常吃健康食物不僅能調整血糖、減脂肪和降低炎症,還能有效降低第二型糖尿病風險。而那些經常食用不健康植物性飲食的人,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增加。
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包括蔬菜、水果、豆類、全穀物、堅果、咖啡、茶等,這些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生物活性物質等,有助於穩定血糖水平,降低胰島素阻抗。
而不健康的植物性飲食則包括精製穀物、糖果、甜點、果汁、含糖飲料、馬鈴薯等,這些食物往往會導致血糖急速上升,增加胰島素阻抗,甚至引發糖代謝系統紊亂,從而誘發糖尿病。
動物性食品包括動物性脂肪、乳製品、肉類、海鮮、魚類、其他動物性食物及蛋類。雖然動物性食品在人體營養中也佔有一定地位,但過量攝取動物脂肪等不健康動物性食品,同樣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另外,2023年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一項研究,透過對184個國家的飲食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關聯進行分析,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全麥食物攝取不足、過量食用精米細麵及大量攝取加工肉類是導致第2型糖尿病的三大關鍵不良飲食因素。其中,主食沒吃對(全穀物攝取不足和過量食用精米細麵)是糖尿病高發生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麼,饅頭、麵條、米粥等精緻主食為何會誘發糖尿病呢?原因在於這些食物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進入人體後會導致血糖急速上升,使胰島素分泌過多,長期如此會增加胰島素阻抗,甚至引發醣代謝系統紊亂,進而誘發糖尿病。
二、糖尿病人早餐到底能不能喝粥?哪些早餐不建議吃呢?
近年來,關於「早餐不能喝白粥」的說法在網路上引發了廣泛討論,許多人認為白粥缺乏營養,是最不健康的主食之一,因此不建議糖尿病患者在早餐時喝粥。然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管曾青山指出,早餐當然可以喝粥,但關鍵在於如何搭配。
如果只喝白粥,確實無法滿足營養需求。他建議在喝粥的同時搭配乳汁、蔬果、動物性食物及穀物等,確保營養均衡全面。
一些特定類型的粥,如海鮮粥、雜糧豆粥、廣式艇仔粥等,相較於普通白粥,營養價值更高,更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適量喝粥是可以的,但建議選擇雜糧粥,並注意不要煮得過久,最好搭配其他食材一起食用。此外,控制喝粥的量也非常重要,建議細嚼慢嚥,並定期監測血糖值。如果血糖波動較大,則應避免喝粥。
浙大四院營養科醫師李曉林強調,一份合格的早餐應包含乳製品、優質蛋白質及主食類等至少三種食物,以確保營養均衡和食物多樣化。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早餐的選擇尤其重要,因為它不僅影響血糖水平,還與全天的飲食結構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研究表明,每天堅持吃早餐的人群中,發生胰島素抗性的風險比不吃早餐的人低35%-50%,這對於糖尿病患者維持血糖穩定和預防併發症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李曉林醫師提醒下面這幾種早餐,對於血糖控制非常不利,中老年人盡量要少吃或不吃!
…………………………………………………
…………………………………………………
…………………………………………………
…………………………………………………
綜上所述,中老年人在選擇早餐時應盡量避免這些不利血糖控制的食物,選擇更健康、營養均衡的早餐組合,以維持血糖穩定,促進身體健康。
三、除了飲食,這三個因素也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根據統計,遺傳所致的糖尿病比例並不高,而吸煙、喝酒、缺乏運動、不健康飲食習慣、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糖尿病則佔比80%左右。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世東提醒:以下幾個因素會增加糖尿病的疾病風險,一定要提高警覺!
因素一:超重肥胖
超重肥胖會引發胰島素抗性、糖耐量低減、高胰島素血症等代謝紊亂,甚至引發糖尿病。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人群的2-3倍。脂肪組織過多會導致體內發炎因子增加,幹擾胰島素的正常作用,使血糖調節能力下降。
維持BMI在18.5-23.9之間,男性腰圍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不超過85公分。
因素二:久坐不動
經常久坐不動會導致脂肪分解變慢,增加胰島素阻抗,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在現代生活方式中,許多中老年人習慣長時間看電視、打牌或久坐不動,這會導致能量消耗減少,脂肪堆積,進而影響血糖代謝。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應維持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太極拳等。
因素三:抽煙喝酒
菸草會增加胰島素阻抗,增加糖尿病風險,也可能誘發多種併發症,而喝酒會影響糖代謝,增加糖尿病風險。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比不吸菸者高出30%-40%,而過量飲酒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影響血糖調節能力。吸菸者應儘早戒菸,飲酒者應控制每日飲酒量,男性不超過2個標準飲酒單位,女性不超過1個。
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一種慢性病,很多人被糖尿病盯著,主要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
早餐當然能喝粥,不過要注意營養均衡全面,減少精製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少吃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為了預防糖尿病,也要避免超重肥胖、久坐不動、抽菸喝酒等不健康因素。
四、營養師推薦:這6種早餐最適合糖尿病人吃,不僅營養還控製糖,中老年人千萬別錯過了!
……………………………………………………….
……………………………………………………….
……………………………………………………….
……………………………………………………….
……………………………………………………….
……………………………………………………….
在糖尿病人的早餐選擇上,我們見證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從古法養生的薏米粥、南瓜粥,到現代營養學推崇的穀類食物、牛奶、豆漿,再到中西醫結合的飲食理念——多吃粗糧和多樣蔬菜,每一項建議都是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的深切關懷。
這些早餐選擇不僅蘊含著豐富的營養成分,也凝聚了深厚的醫學智慧。它們代表了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無論是遵循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或是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糖尿病患者都能在這些建議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健康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