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外科權威名醫林芳郁,近日被家屬證實罹患失智症,雖然造成的原因可能跟頭部外傷有關係,但也喚起了大家對失智的重視。研究顯示,光是處在糖尿病前期,罹患血管性失智症的風險,就比血糖正常者高出54%。在高血糖狀態下,大腦處理資訊的效率下降,也意味血糖對認知功能的影響,很可能在尚未確診糖尿病前就已經開始發生。研究更進一步指出,糖尿病前期者未來出現認知功能下降的風險,較血糖正常者增加42%,與已確診糖尿病者的39% 差異不大。也就是說,高血糖帶來的風險,其實早在糖尿病確診前就已經悄然累積。其可能的原因有兩個。
1.血管路徑:高血糖會直接或透過高血壓等方式損害腦血管,導致白質病變與血管性失智症。
2.神經元路徑:慢性高血糖也可能傷害腦神經細胞,加速神經退化,影響記憶與學習能力。
這兩條路徑可能同時作用、相互影響,讓大腦逐步退化。更糟的是,糖尿病前期患者常合併高血壓、高膽固醇等心血管風險因子,進一步加劇大腦損傷。
所以,別再輕忽血糖異常的狀況,避免錯過逆轉糖尿病前期的黃金時期。當發現血糖偏高時,建議主動諮詢醫師,針對體重、血壓、飲食與生活型態進行全方位調整,讓血糖有機會恢復到正常範圍。與其等待疾病發展,不如及早採取行動,為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