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血糖控制 #健康飲食 #手搖飲 #慢性病 #代謝症候群 #一日健康檢查
1️⃣ 🥤 愛喝含糖飲料
手搖飲、汽水、果汁會讓血糖瞬間飆升,長期加重胰島素負擔。
⚡ 飯後馬上喝,升糖指數更高。
2️⃣ 🍽️ 吃太快、吃太飽
狼吞虎嚥讓大腦來不及接收飽足訊號,血糖短時間飆高。
💡 每口咀嚼15~20次,八分飽最剛好。
3️⃣ 🪑 久坐不動
不運動讓肌肉消耗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增加胰島素阻抗。
🚶♀️ 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能幫助穩定血糖。
4️⃣ 🍞 愛吃精緻澱粉
白飯、白麵包、蛋糕等高GI食物,會快速提升血糖並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
🥔 可以用糙米、燕麥、地瓜取代。
5️⃣ 🌙 經常熬夜、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讓血糖更不穩。
⏰ 盡量維持固定作息,睡滿6.5~8小時。
6️⃣ ⚖️ 腹部肥胖(大肚腩)
內臟脂肪會釋放發炎因子,干擾胰島素作用。
📏 男性腰圍小於90cm、女性小於80cm。
7️⃣ 🕒 三餐不定時、常不吃早餐
讓血糖忽高忽低,還會造成下一餐暴飲暴食。
🥗 早餐加點蛋白質與纖維,讓血糖更平穩。
8️⃣ 😖 長期壓力大
壓力荷爾蒙會提升血糖、破壞胰島素穩定性。
🧘♂️ 每週安排運動、冥想或放空的時間。
9️⃣ 🧬 有糖尿病家族史卻不重視
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你的風險會大幅提高。
🩺 提早檢測血糖,從年輕開始調整生活習慣。
🧠 小提醒(補充型)
📊 台灣糖尿病人口超過200萬,但早期沒有明顯症狀。
💡 預防糖尿病的三大關鍵:
飲食控制(少糖、少精緻澱粉)
規律運動(促進胰島素利用)
體重管理(尤其要注意腰圍)
🔍 高風險族群(肥胖、家族史、血糖偏高者)建議每年至少驗一次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