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但**你真的了解糖尿病吗?** 很多人以为血糖高就是糖尿病,其实不然。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糖尿病的两种类型,以及如何通过身体发出的信号,早期识别糖尿病,抓住逆转的机会。
### **糖尿病的两种类型:1型和2型**
1. **1型糖尿病**:
– **占比**:约10%。
– **特点**:身体先天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
– **治疗**: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
2. **2型糖尿病**:
– **占比**:约90%。
– **特点**:大多是后天因素导致,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长期熬夜等。
– **治疗**:早期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必要时需要药物治疗。
###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要确诊2型糖尿病,通常需要满足以下三条标准中的任意一条:
1. **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即“三多一少”症状) +
– **空腹血糖** ≥ 7.0 mmol/L,或
– **随机血糖** ≥ 11.1 mmol/L。
2. **两次空腹血糖** ≥ 7.0 mmol/L。
3. **两次餐后2小时血糖** ≥ 11.1 mmol/L。
### **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6种常见情况导致血糖暂时升高**
1. **肝脏问题**:如肝炎、肝硬化,导致肝脏储存糖原的能力下降,葡萄糖无法储存,留在血液中导致血糖升高。
2. **急性情况**:如感冒发烧、受伤、剧烈疼痛、心梗、脑梗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抑制胰岛素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3. **盲目节食**:过度节食或厌食症导致糖耐量受损,血糖容易升高。
4.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压力大、吃甜食等会打乱内分泌,导致血糖升高。
5. **情绪波动**:过度兴奋、紧张、劳累等会导致应激激素增加,血糖升高。
6.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部分降压药、含糖中药糖浆、避孕药)会影响血糖代谢,导致血糖升高。
### **糖尿病的三个阶段:抓住逆转的机会**
1. **初期(1-5年)**:
– **特点**:糖代谢不稳定,但尚未完全紊乱。
– **机会**: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饮食、运动),很多患者的血糖可以恢复正常。
2. **发病期(5-10年)**:
– **特点**:胰腺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或作用失效,身体出现症状(如乏力、口渴)。
– **治疗**:需要药物控制血糖。
3. **加重期(10-20年)**:
– **特点**:出现各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
– **风险**:药物控制效果下降,肝肾功能受损,甚至面临器官衰竭。
### **10个身体信号:糖尿病的“预警灯”**
1. **持续疲劳**:胰岛素不足,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导致身体疲劳。
2. **口干多饮**: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导致细胞缺水,引发口干。
3. **频繁排尿**:身体通过排尿排出多余的葡萄糖,导致尿频,尤其是夜尿增多。
4. **容易饥饿**: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利用,器官向大脑发送“饥饿”信号。
5. **餐前低血糖**: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餐后血糖先高后低,出现低血糖症状。
6. **视力下降**:血糖高改变晶状体渗透压,影响视力,出现视物模糊、重影。
7. **皮肤问题**:胰岛素异常导致色素沉积,高血糖刺激皮肤神经,出现皮肤发黑、瘙痒。
8. **体重下降**:葡萄糖无法被利用,身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导致体重下降。
9. **手脚刺痛、麻木**:长期高血糖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导致手脚刺痛、麻木。
10. **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干扰蛋白质代谢,削弱免疫功能,导致伤口难愈合、易感染。
### **总结:关注身体信号,早发现早干预**
– **关键点**: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但持续的血糖异常需要警惕。
– **行动建议**:
–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血糖水平。
– 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
– 调整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 遵医嘱治疗,不要自行调整药物或中断治疗。
—
🔔 **记得点赞、收藏、转发给关心健康的家人朋友!**
💬 你对糖尿病的早期信号有什么看法?或者有其他关于健康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经验!
📌 **温馨提示**:本视频内容仅为健康科普,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或治疗建议。如有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
📚 **参考资料来源**:
–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与分类研究
– 血糖暂时升高与糖尿病关系研究
– 糖尿病初期症状与逆转机会研究
– 糖尿病并发症与长期影响研究
– 身体信号与糖尿病早期识别关系研究
❤️ **我是安澜,专注分享实用、靠谱的健康知识。**
关注我,一起科学养生,轻松长寿!
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
#糖尿病 #健康科普 #健康#医学科普 #安澜健康说 #血糖异常 #健康生活方式 #早期信号 #健康建议 #健康生活 #逆转糖尿病 #预防并发症 #健康风险 #糖尿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