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糖尿病隱患 近半患者不知情

全球糖尿病隱患 近半患者不知情

這篇來自香港媒體的報導,引用了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發表在《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期刊上的研究結果,指出全球有近半數(44%)的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病情毫不知情。研究強調,年輕族群的「隱形患者」比例最高,且僅約四成已確診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大大增加了併發症的風險。文章呼籲早期篩查和生活方式調整的重要性,以期減輕糖尿病帶來的健康威脅。

全球糖尿病隱患
近半患者不知情
2025年9月10日

在香港,長期病已取代急性疾病,成為社會沉重的公共衞生隱患。如糖尿病便在港有逾70 萬名患者,每年奪走逾500人生命。相對於急性病,長期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其隱藏性。
一項刊於《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的研究便提醒,指全球約有 44% 的糖尿病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意味近一半患者未能及早獲得診斷與治療,增加了長期併發症的風險。

研究覆蓋204個國家、地區
研究由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nstitute for Health Metrics and Evaluation, IHME)主導,分析了2000至2023年間204個國家及地區的數據,涵蓋已發表文獻及各類健康調查。

結果顯示:
全球15歲或以上糖尿病患者中,有44%尚未被診斷。
現時約每9名成年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絕大部分屬於第2型糖尿病。
研究第一作者Lauryn Stafford表示,只有約56%的患者知道自己患病。而在高收入國家的診斷率普遍較佳,在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情況則令人憂慮。

年輕人群體最多隱形患者
研究亦指出,35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最不容易被診斷。只有約20%的年輕成年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原因之一,是年輕人較少接受常規血糖檢測。
Stafford指出,糖尿病患者可能在血糖升高多年後,才因出現併發症而被確診。當患者出現心血管、腎病或神經受損等問題時,往往已經錯過了最佳干預時機。

早期診斷有助減低併發症風險
在香港,政府建議45歲或以上人士,即使沒有症狀,也要接受二型糖尿病篩查,若具高風險因素,如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曾有異常血糖結果等人士,更建議提早及每1至3年重複檢查。
若能提早診斷出糖尿病,及時管理,有助延緩或預防長期併發症,降低心臟病、中風、腎衰竭、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風險。

僅4成患者控制理想
相關研究同時提出,即使患者已接受治療,亦只有約 40% 的患者能夠達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水平。Stafford認為結果令人意外,因為現時已有多種成熟療法,可能是因為患者往往同時患有高血壓、慢性腎病等其他疾病,增加了治療的複雜性。
雖然第1型糖尿病目前無法預防,但第2型糖尿病卻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想要預防患上糖尿病,可以考慮:
1.飲食調整:少吃紅肉及加工肉類,選擇地中海飲食或多吃植物性食物(如水果、堅果、全穀類)。
2.減少進食「超加工食品」:避免高糖飲料、零食及即食食品。
3.增加運動:每天快走15分鐘以上,有助降低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風險。

更多其他精彩話題內容:
https://www.notion.so/7023b7b2cd5d4f5082c4aa7fb0fdcd1a?v=d4926f105c56473cbc55a3abe991aeac&pvs=4
https://scalloped-capybara-acc.notion.site/Health-Today-718e21949e6245e9b2e4d0acc93ed0e4

カテゴリー1カテゴリの最新記事